“2017寻找内蒙古最美创客”获奖者---温永华
日期:2018-04-12 浏览

    她从小跟随母亲学习缝制、刺绣、编织等手工技艺。

    在几十年跟随母亲学习制作的过程中,熟练地掌握了这项从宫廷流传下来的手艺,2012年创办六合枕手工坊。

    她的六合枕,2008年奥运会期间被皇锦集团选中为入驻故宫博物院的丝绸产品之一

    2015年成立包头市妇女就业培训基地

    她是内蒙古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六合枕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六合枕手工坊创始人温永华

    六合枕曾是中国清朝宫廷用品,在进入宫中之后,逐步进入官宦人家,流传于民间。这样的六合枕是由手工缝制两千多针而成的,呈长方形,六个面代表东南西北天地六个方位,六合寓意六面和顺,太平祥和。

    2012年温永华与儿子于铂在华润万家成立了华锦家饰手工坊,开启了制作销售六合枕为主打产品的创业就业之路,并于2015年成功申办了内蒙古自治区就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成为这个项目唯一传承人。

    六合枕制作技艺一直是口传手作传承下来的,在没有任何教材和参考资料的情况下,作为这个项目的唯一传承人,温永华根据制作工序(三十六道)逐一编写教材,明确每一道工序,面料的选择配色、针法的穿插、针与针之间的间距等工序,从选料、缝制开始到填充整形结束,都有详细要求。

    温永华采用的培训方式,主要有集中培训、走出去培训和一对一培训。她在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带动妇女居家灵活就业。

    集中培训是组织十人以上的集体培训;走出去培训主要以送手艺进社区,进乡村为主;一对一培训是针对预约人员及集中培训中的优秀学员进行技艺提升培训。从2015年9月手工坊成立以来为包头市东河区北梁地区、东达沟村、王大汗村、毛凤章村、郑二窑子村、四道沙河村、东河区残疾人等共举办了14期集中学习培训班,共有800余名妇女参加了培训。

    对于培训学习的人员实行建档立卡,跟踪服务,及时反馈指导,尤其是对于就业特别困难残疾妇女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培训,帮助她们掌握一门技艺。

    现在已有33名妇女通过认真学习,掌握了六合枕制作技艺,实现了居家灵活就业。在不受时间,地点影响下就能在家挣钱。截止目前通过各种形式共培训近1000余名妇女,带动就业人数100余人。现已储备掌握六合枕的缝制人员50多人。

    由于六合枕的制作技艺有一定的难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参与其中,为了让更多的妇女实实在在的掌握一门技艺,通过市场调查,研发设计出多种用途的挂饰、香包、手包等系列产品。

    经春节前后,年货,庙会等展示活动,市场反响非常好,为更多妇女就业开辟了新的渠道。2016年的双创成果展上六合枕手工坊这种带动创业就业的模式得到了包头市领导、发改委、就业局的支持和帮助,手工坊调整思路,添置了新的设备,增加了香包挂饰的制作,研发了车用颈枕、靠枕等系列产品,并注册了专利和商标,同时进行了互联网销售。

    2017年包头市首届面塑大赛、包头市东河区“孝亲敬老”重温婚礼系列活动均采用手工坊定制的香包挂饰。目前,手工坊设计的吉祥喜庆、蒙古族元素、儿童系列产品正在实施中。

    全国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宋秀岩,自治区主席布小林等领导亲临六合枕培训基地给予指导,并将六合枕收藏于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

    2015年——2017年六合枕手工坊多次代表内蒙古和包头参加了中国西部地区文博会、深圳第十三届国际文化博览会、自治区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首届文化博览会、全国妇女儿童特色产品等展示活动,获得了“全国妇女儿童喜欢奖”、“自治区首届特色文化产品优秀奖”、“包头市首届妇女手工大赛成果一等奖”、“巾帼创业就业明星”、“妇女居家灵活就业带头人”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