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寻找内蒙古最美创客”获奖者----张旭
日期:2018-04-12 浏览

他最初的创业住在学校空旷的教室里面,最初的时候没有水、没有电、生火做饭完全一个炉子来解决,每天工作16个小时。创业项目他选择了食用菌行业。

从每天多个时段的温差监测,基料的菌丝萌发走势,每天的浇水降温处理、出菇、采菇、加工、运输、销售每个环节必须亲力亲为,才能统计出真实有效的数据,也只有这样,才能给每一个种植户一份保障。

内蒙古草原传福食用菌有限责任公司创业者张旭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始的创业路。

功夫不负有心人,借助当地特有的地源优势、丰富的秸秆资源、精心的管护、2015年试种的赤松茸成功出菇,但是,新的问题随之又来了,蘑菇种出来了,但是销售又是一个问题!

怎么卖?卖给谁?卖多少钱?怎么运输?怎么储存?怎么包装?起初的时候他真的就是心力交瘁,因为国内其他地方的种植基地,种植面积都是几十亩为单位,客商统一上门回收,因种植少客商根本不过来回收,在没办法销售的情况下,只能自己解决销售,于是每天凌晨自己开车去扎赉特旗、乌兰浩特的批发市场去搞批发。

因为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市面上其它的蘑菇能卖出去,他们创业项目中这样高附加值的蘑菇就一定能卖出去,坚定了信念以后就是执行。蘑菇的质量、口感好,营养价值高,很多的菜店、超市都不断的订购蘑菇,鲜品市场就慢慢打开了!

打开鲜品销售市场以后,张旭又将市场放到了北京,因为它是我国所有农产品的销售批发集散地,可是新的问题随之而来,蘑菇鲜品运输到北京有2000多公里,运输过程中蘑菇肯定会变质,进而直接影响销售,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又成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因为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了,今后规模化种植、产业化种植都将有可能成为泡影,几经周折,他才解决了运输问题。

创业前张旭一直在南方地区中高端酒店担任高管工作。

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食用菌行业,在多年的酒店管理工作中,对于食材方面一直怀有非常浓郁的兴趣,在经过周密的市场调研之后,毅然辞去酒店高管的工作及年薪12万的丰厚待遇。

从创业初期、所有的亲朋好友都非常不认可他的举动,认为是瞎折腾,他却始终坚持,因为他觉得做一件有意义的事业,让更多的人因为张旭而不同,才是创业的初心。

他规划的三年食用菌发展道路:

2016年:规范化种植272亩。

2017年:产业化种植1000亩。

2018年:国内产业化龙头种植2000亩。

他要把菌类进一步将产品加工成快消品,半成品食材,做成食用菌罐头、零食、保健产品等。

从最初的一个想法到学习考察、到试种、加工、包装、运输、销售、拓展、成立公司。

从遇到问题、担心问题、焦虑、上火、他学会了淡然处之。

张旭说,创业好比是一次自驾游,谁也不知道下一个路口会遇见什么?既然选择了创业,就勇往直前的走下去,人生不也是如此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