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寻找内蒙古最美创客”获奖者--- 李勇君
日期:2018-04-12 浏览

                           创业先进个人事迹

    李勇君(曾用名,李军),男,汉族,38岁,1996年当兵复员后我被配到阿尔山市邮电局工作,先后经历了邮电分营、电信重组、改名网通、联通合并等一系列通信改革,担任过阿尔山邮电局办公室主任、电信局综合部主任,中旗网通营销策划、新农村通信建设总负责等。

一、投身创业,谋划公益带动就业

     2007年我怀着一份创业的激情,与企业协议离职。报着挑战中拼搏、拼搏中成长、成长中历练、历练中进取的思路,大胆的尝试了一个与以往工作毫不相关的行业。那年5月份我与水利部门合作创办了采沙场,是我旗第一家全机械化水洗分塞沙石厂,投产当年就供应了旗内11家开发建筑工地,安排就业9人。

    2008年初,为响应旗委、政府支持农牧区基础建设的号召,我积极筹集资金、组织技术力量垫资修建了西哲里木至哈日努拉乡间水泥路。

    2009年我筹建了亿禾土石方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并购置了工程机械设备、高薪聘请了一批技术人才。我始终坚信一个观点“做人要先建立胸怀,做事要先建立格局”,因此在公司成立之初,人才、资金都十分艰难的时期,我也从未淡化过的管理,没放弃过信念,一贯坚持以规范企业化发展格局和管理机制方面开展工作,研究并确定了切合实际、立足自身的团队文化和企业理念。通过统一思想和实践磨合,将仅有的几名管理人员,明确分工、人尽其才,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牢固框架,使我们凡是遇到商机都不会轻易错失,遇到问题和困难也会迎刃而解。企业奠定了“不论大小有格局、不管贫富心胸宽广”的坚实基础,这样一来包容性和延展性很快体现出来,这只团队也自然有更多的人追随更多的人支持。公司逐步理顺后我们还发挥自身的行业信息优势不断拓宽范围,年内我们又对村通三级路进行了投标,中标修建了林场至呼木吉图三级公路于当年底圆满竣工。在当年我们还积极参与了铁路工程的部分施工,十月份白音胡硕火车站内线路改造应急工程我公司接到任务后全力奋战、组织得力,非常出色的抢在霜冻前完成了该应急项目,受到铁路相关部门的认可,同时也为参与通霍铁路复线建设奠定了基础。   

    2010年初,通辽至霍林河铁路复线建设工程正式启动,我公司在中铁九局承揽到了巴镇至杜尔基段路基建设、铁路护坡等施工项目,所有参与施工的项目全部于当年保质保量如期交工。与此同时我们还组织一部分技术力量投入到中旗京能风电场的基础建设项目当中,完成了4.9万千瓦33台风机基础的建设和风电场的环场道路修建工程及两万米的地埋光缆/电缆敷设工程。

2011年以来,本着回报家乡、回报社会、回报员工、回报亲恩的真挚态度,做为    一个实力微薄的创业青年,我也一直着力探索力所能及又能实实在在造福百姓的事业。一次偶然的机会,在防汛期我们接到了双山嘎查山洪大坝决提抢险的通知,我立即决定放下手中的一切工作,通知所有机械设备、运输车辆备满油料全部调往抢险阵地,经过三天的奋力施工抢修,双山大坝成功脱险。通过这次义务抢险,我更加感受到能为社会为百姓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是无比的荣耀和欣慰,为此更鼓舞了我的奉献热情、坚定了我事业的追求方向。受这次抢险的启发在当年的工程建设中我们重点投身参与政府的民心工程、水利治理等项目,配合水利部门完成了白音忙哈呼和水库河渠改造项目,为国家治水项目《坤都冷河道治理工程》以市场最低价格提供石料及运输。在工程行业以外,为了更多的安置闲置劳动力就业,我与铁路部门达成协议承包了中旗铁路货场,并收购了原中旗海铭装卸有限责任公司。公司重新运营后本着就地招工的原则,解决了部分农民工就业,常年用工35人全部由公司为其交纳三险并签订了最低工资保障合同,另外还解决临时性农民工从业10到15人。这一举对中旗铁路周边嘎查农民工就业和家庭经济收入都带来了很大改善。

二、做好带头人,共建幸福家园

    围绕回报与奉献的这一主导思路,我在年初就开始筹划建设一支以弘扬奉献为主线的创业团队,一经倡导,一批积极进取、乐于奉献的优秀青年创业者便积极加入共同构建这一组织。非常值得庆幸的是该构想得到了旗团委重视,并对此做了具体指导。经过不断调整规化,该组织定名为《科右中旗青年发展协会》,被审核批准为隶属旗团委直接管理的群团组织,8月14日正式挂牌成立。本协会借鉴各地相关团队组织建设的成功模式,又客观的结合我旗当地的实际情况,以理论学习、文体活动、公益活动、商业活动等为载体,秉承“尚德启智、整合资源、和谐创业、回报社会”的宗旨,营造一个“缩短发展距离、放大发展空间、凝聚发展力量、实现发展共赢”的扎扎实实的平台。协会成立以来开展了一系列有意义的文化交流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并不断挖掘探索回馈社会、意义深远的公益性事业。2012年至今连续5年,协会出资聘请一批优秀的讲师,面向全社会免费为报考公务员的考生进行培训和提供学习场地、印发学习资料等。下一步协会正积极筹划通过各类形式弘扬我旗民族文化遗产和传承民族工艺等影响意义深远的公益性活动。

    2011年发起成立了中旗首家义工组织【志愿者基地】并在2014年11月带队以《12345小区义工站项目 》在首届全国志愿者项目大赛中获得了由共青团中央、国家民政部联合颁发的金奖。

    2014年代表科右中旗中小微企业发展协会,科右中旗青年发展协会,亿禾建设有限公司,于2014年七月经国家外交部考核通过,作为全国民营企业家代表随习近平主席一行赴巴西参加《金砖五国峰会》等多项国际会议 。

三、勤于学习,创新五项扶贫 

具体内容

1、“会企结对、村企共建、工农互助”的三层服务结对方式

    协会与苏木政府结对,协调组织对接工作;会员企业与贫困嘎查形成共建; 志愿者(义工)深入贫困户家庭智力帮扶,劳动能力引导。

2、五项扶贫模式的具体工作

    捐赠扶贫: 对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和科学耕种等方面有深远影响带动作用的基础投资上进行相应的捐赠支持。主要对针对基层学校开展捐资助学系列活动,并发挥协会所属教育实体与贫困基层学校幼儿园等结对互助分享教学资源。另外,发动会员企业为特困户农民捐赠科学高产生产资料,帮助特困户耕种高产实验田。

志愿者扶贫: 贫困嘎查建设成立义工站,实施曾荣获全国首届志愿者项目大赛金奖的“12345”志愿者服务,发动协会青年志愿者走进贫困农村牧区,服务助力“十个全覆盖”工程和观念引导智力帮扶。

    就业扶贫: 深入结对贫困农牧区了解贫困人口实际状况和人力潜质,发动会员以创造农村人口就业岗位为创业项目发展重点,并通过协会开办的中青职业培训学校定向培养贫困人口劳务输出,实现贫困人口转移安置。

    电商扶贫: 抓住我旗进入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的有利契机,通过协会电商企业不断完善农村电子商务网点建设和引导农村客户利用电子商务提升生产力。另外通过承办民政局12349便民养老服务平台及开通慈善超市的有利条件,协会与民政局协作将线下慈善便利店覆盖到帮扶嘎查,让贫困人口直接受益。

建设扶贫: 发动以从事工程建设的会员企业为主体参与养老产业、文化产业等社会事业、公益事业的基础建设。投入人力、财力、物力全方位支持助力“十个全覆盖”工程。

四、以身作则,做群众的贴心人

    科右中旗青年发展协会在会长李军的带领下,自成立以促进青年创业、带动社会就业、弘扬文明正气、建设幸福家乡为使命,直接带动创业者三十几名,会员内部项目合作9项,项目总产值近三亿元人民币,实现效益约4000万元人民币,创造就业岗位720人。以各种形式为公益项目和活动提供支持或捐赠累计价值近千万元人民币。在党委政府的指导和协调下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帮助,使得各项公益项目和志愿者行动顺利开展,并取得了丰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