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岗位供给 提升育人实效自治区教育厅多措并举助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
日期:2022-06-20 浏览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不仅事关自治区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更事关数十万大学生和家庭的切身利益。为努力降低疫情对我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实践能力,推进供需精准对接,切实保障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自治区教育厅积极行动,依托“北疆就业”平台,组织开展了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周、“百日冲刺”系列活动、政策性岗位考试专项培训、就业育人主题教育系列活动等数十项专项计划,压实责任,加强服务,不间断为大学生就业注入信心和力量,为毕业生开拓更多就业岗位和机会。

一、基本情况

当前,全区高校2022届毕业生预计15.7万人,总量同比增加1.8万,创历史新高。

二、工作推进情况

(一)政校行企多方联动,深挖就业资源。联合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包头市人民政府、锡林郭勒盟行政公署、以及相关行业企业,共同举办了针对2022届高校毕业生大学生的“十万大学生留呼工程系列招聘会”“2022届高校毕业生包头专场网络招聘会”“2022届高校毕业生锡林郭勒盟专场网络招聘会”、自治区“硕博专场”“金融、教育专场”“农牧类专场”“光伏产业专场”“财经类专场”等网络招聘会,“京津冀”“晋豫蒙陕”,以及直播带岗活动、就业育人项目供需对接会等招聘活动314场,提供就业岗位122.62万个,推送就业信息6.06万条。

(二)启动供需双向调研,实施精准帮扶。依托北疆就业网资源,会同自治区工信厅先后开展3期全区工业园区用人需求调研,累计征集岗位需求74541个,向社会公布《工业园区2022就业需求白皮书》;组织全区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开展岗位信息精准推送、远程网络面试、直播带岗推荐等系列服务,实现精准信息推送、精准人岗匹配、精准就业指导。实施“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深挖岗位需求,组织全区高校书记、校长走访用人单位1749家,为毕业生提供新增就业岗位14.16万个。

(三)完善政策措施,做好政策性岗位招录。配合各政策性就业项目牵头部门落实好“特岗计划”“三支一扶”“西部计划”、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大学生征兵等政策性岗位考录招募,实施“自治区2022届高校毕业生备考政策性岗位考试专项培训行动”,组织开展政策性岗位模拟大赛,依托北疆就业网开展各类政策性岗位考试公益培训系统课程,进一步完善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精准服务机制,切实提升大学生报考政策性岗位就业竞争力。截至目前,共投放各类政策性岗位考试辅导课程823课时,在线参与学生达77.26万人次。

(四)强化就业指导践育人实效。持续发挥“内蒙古教育”“北疆就业网”等平台优势,强化就业育人支持体系建设,通过开展就业主题公开课、大学生生涯教育第一课、政策性岗位考试专项培训、就业先锋行、就业创业指导专家行、就业创业及参军入伍典型学生事迹宣讲等就业主题教育系列活动,以及政策性岗位模考大赛、视频简历大赛等提升就业力赛事活动,截至目前,共针对2022届毕业生开展全区高校就业指导服务活动1010场次,活动覆盖面12.78万人。

(五)精准服务助力重点群体就业。持续推进“北疆就业”智慧促就业行动,通过岗位精准推送、远程网络面试、直播带岗推荐等系列服务,为毕业生线上求职搭建供需精准平台。同时,根据毕业生专业结构和特点,先和会同自治区妇联、辽宁省人社厅联合举办了“全区女大学生专场直播带岗”“全区高职扩招毕业生专场招聘”等专场招聘活动;为每一名就业困难毕业生精准推送至少3条岗位信息。启动实施2022年“宏志助航计划——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项目”,已培训全区高校就业困难群体学生达2.6万余人。

三、存在问题

一是岗位缩紧导致毕业生求职更加求稳,签约进展缓慢。从岗位供给看,2022年我区提供政策性岗位约6.05万个,截至目前岗位落实仅2171人。根据近三年我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去向统计看,已就业毕业生中,七成在中小微企业就业,七成在区内就业。中小型民营企业是校园招聘主力,但受疫情影响,市场性岗位供给、校园招聘单位数量及岗位数量同步下滑,中小微企业经营困难,需求缩减、待遇下降,加剧了毕业生求职焦虑及求稳预期。

二是缓就业慢就业群体不断增长,加大工作难度。应届毕业生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人数不断增长,致使毕业生在等待招录结果期间,签约单位就业意愿不强,成为慢就业重要群体。为暂缓当前就业压力,提升自身竞争实力以及受部分用人单位“唯学历论”的用人观等因素影响,毕业生选择升学深造人数不断增长,“二战”“三战”人数越来越多,暂缓就业群体不断加大。

三是发展不平衡问题制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部分盟市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支持政策不足,特别是支持毕业生留蒙回蒙来蒙就业创业政策相对薄弱,城乡间、区域间、行业间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不平衡,导致部分毕业生不愿意到盟市基层就业。据统计,连续三年我区有11个盟市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均不足生源数的50%。另外,也存在地方政府、高校、企业的联动缺失,导致基层企业“招工难”与毕业生“无业就”并存。

四是毕业生线上求职重视程度不够,签约成功率低。疫情防控常态化环境下,毕业生求职、用人单位招聘逐步向全年双选不间断、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过渡。“云宣讲”“云招聘”“云签约”“云面试”等工作手段成为常态,但岗位信息的海量增加,导致毕业生岗位选择难度加大,简历投递更加频繁,在线面试效果不佳,意向达成不能及时响应,双方签约进展缓慢,部分用人单位要求毕业生拿到毕业证书后再签约。

四、工作建议

一是建立统一的人才需求信息发布制度。建议由自治区政府统筹,自治区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牵头,协调各成员部门共同建立全区人才需求统计发布机制,精准统计发布各部门各行业用人需求,特别是重点项目、重点产业、重点工程对高校毕业生需求信息,由教育部门指导高校及时调整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及招生规模,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效人才支撑,逐步缓解因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供需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

二是加大对支持中小企业纾困帮扶力度。建议通过加大对中小企业纾困资金支持力度、进一步推进减税降费、落实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及社保补贴、培训补贴等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帮助中小企业稳定岗位,更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

三是统筹安排各政策性岗位招录时间。建议结合项目管理权限,分别从国家、自治区层面,统筹安排各类政策性岗位招聘及招录结果公布时间,避免出现扎堆报考、盲目等待、不签约就业的现象,切实发挥好政策性岗位的压舱石作用。

四是引导毕业生转变择业观念。建议宣传部门会同人社、教育、团委等部门,针对“慢就业、缓就业、不就业、躺平就业”等问题加大正向引导力度,扩大就业创业政策宣传范围,集中选树并宣传一批我区高校基层就业、自主创业、参军入伍、自由职业的优秀毕业生先进典型案例,引导毕业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和“行行可建功、处处能立业、劳动最光荣”的价值观、择业观、就业观、成才观。